
图片来源于网络
1994年三峡大坝奠基,成功改写了宜昌地区命运。30年间,宜昌城区人口从11.8万激增至180万;GDP自103亿元(1993年)跃至6191亿元(2024年),领跑中部非省会城市。这座投资2240亿的“国之重器”,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飞速发展,同时也带动了国内一系列相关产业,如今,类似的发展宏图正在雪域高原铺开。
2025年7月19日,预期总投资1.2万亿、年发电量相当于3个三峡的西藏墨脱水电站启动建设。短短数日,墨脱县核心地段商铺一铺难求,租金飞涨,规划中的商圈已被资本提前锁定。与此同时,相关的股票也闻风大涨,其中水利水电、重工机械、钢铁水泥等板块更是领涨。作为全球最大水电工程,其建设将直接拉动的产业可以说是涵盖了能源、交通、建材、机械等诸多个领域,流体机械产业正是其中受益巨大的产业之一。
据业内资深人士透露,该项目对流体机械产业总拉动值保守估计超1000亿,其中核心设备(水轮机、阀门、控制系统)占比超70%。公开信息透露,项目首批60台110万千瓦水轮机组招标已启动,东方电气(600875)、哈电集团等企业参与竞标。"单台机组造价超10亿元,技术难度远超三峡。"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指出,2300米超高水头要求转轮采用特种合金材料,抗空蚀纳米涂层等创新技术将推高行业附加值30%以上。
随着西藏清洁能源基地建设,电解铝、多晶硅等高耗能产业加速西迁。相关企业配套的循环冷却系统需求,预计每年产生200亿元流体设备订单。碧水源(300070)等环保企业也已布局水库泥沙净化装备,环保流体处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亿元。据产业链调研,墨脱水电站流体机械相关订单周期将延续至2032年,整个产业带上的所有企业都有可能受益,其中技术领先企业受益程度最深。